今年6月是全國第十三個“安全生產月”,活動主題為“強化紅線意識,促進安全發展”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安全生產工作發表重要講話,他指出,要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,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,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“紅線”。這條“紅線”既是“生命線”,也是“高壓線”,更是企業發展的“底線”。
面對“生命線”,我們要常存敬畏之心。“安全生產,人命關天”。人的安全是至高無上的法律,在生產過程中,任何時候都必須心懷對生命的敬畏,時時刻刻都要繃緊安全弦。安全管理主體是人,安全管理對象也是人,樹立強烈的人本觀念是抓好安全工作的要義和主線。為此,各單位尤其是項目一線要抓好、抓實安全教育培訓,注重教育的針對性、實用性和創新性,不搞形式主義,結合“安康杯”知識競賽、青年安全示范崗創建等活動,讓“生命只有一次,安全至高無上”的理念深深根植在每個人的心中。人身安全必須“高于一切,重于一切,先于一切”。
面對“高壓線”,我們要常懷戒懼之心。“心有所懼,行有所止”。一切危害安全生產的行為堅決不能壓線,更不得越線,這需要依靠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懲戒舉措,對于國家和企業各項安全制度的落實必須一步到位、不打折扣。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,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,對待安全要明確“九功不抵一過”的觀點,安全出了問題,以往再大的功勞也無法與之相抵。當前,全局在建項目827個,任務存量2130億元,在施面積1.35億平方米,這些數據的背后是巨大的履約壓力,安全管理任務非常之重,我們必須常懷戒懼之心,以如履薄冰的態度,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“一把手”責任制,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,對現場管理“零容忍”,對安全監管“零懈怠”,對安全巡查“零死角”,進而實現安全生產“零事故”。
面對發展“底線”,我們要常備自律之心。“矩方生繩,繩直生準”。任何形式的監管都無法取代自律的作用,只有自身先將發展的底線拉直了、捋順了,企業前進的方向才能準確無誤。安全生產是企業的最大效益,是發展的堅實基礎,基礎不牢,地動山搖,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,常備自律之心,以犧牲人的生命安全為代價的增長堅決不要,與安全生產脫節的經營管理行為堅決抵制。與此同時,我們要做的是以永遠高于“底線”的行為標準要求自己,以此帶動企業整體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。
強化“紅線”意識,牢固“底線”思維,在實現我局“一最四強”的征途中,安全工作這趟“列車”只有起點,沒有終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