領導干部要學會“說話”
近日看到這樣一段文字:某省一位廳長下基層,問了群眾“家里幾口人”、“收入怎么樣”、“有沒有困難”等幾個簡單問題后,就不知如何繼續交流下去了。對諸如此類不會說話的干部,群眾的批評入木三分:與新社會群體說話,說不上去;與青年學生說話,說不進去;與困難群眾說話,說不下去;與老同志說話,給頂了回去。不會說話,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一些干部的“能力不足”。
說話,看似簡單的事,為何如此之難?我想大概是因為話語是思想的表達,有些干部思想“復雜”了,表達起來自然就有了難度。所以,我們才會聽到如此之多的空言虛語、花言巧語、閑言碎語和流言蜚語。
目前,全局正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廣大黨員干部要扎扎實實地“照鏡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,從思想上找差距、從黨性上找不足、從工作中找缺點,真正做到“學會說話”。
學會說話,就是要言之有物。言之有物是一種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,是密切聯系群眾的具體體現。它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改進文風會風、講短話、講實話,做到言中有理、言中有情、言簡意賅,在充分調查研究和深入分析現狀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策與部署,切實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,幫助基層出主意、想辦法、解難題。
學會說話,就是要言行一致。言行一致是一種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,是團結共事的具體內容。它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在工作上忠于職守、腳踏實地,不說破壞和諧影響穩定的話,多做相互補臺增進效率的事;不說為己表功爭名奪利的話,多做任勞任怨爭做表率的事;不說捕風追影涉嫌機密的話,多做雷厲風行顧全大局的事。
學會說話,就是要言信行果。言信行果是一種敢于擔當的工作作風,是實干興企的具體行動。它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與光榮傳統,把心思用到為民造福上,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上,把功夫下到抓好落實上,以“敢于擔責、勇于擔難、善于擔險”的實際行動,做到言必信、行必果。
學會說話,還要廣開言路。李克強總理曾說:“我們從群眾中來,就不怕聽群眾的牢騷和意見,再不好聽的話我們也要聽!”廣開言路是科學發展的工作作風,是情為民所系的具體體現。它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帶著感情真誠地傾聽群眾呼聲,與員工交朋友,與群眾打成一片,面對面交流,心與心溝通。廣大黨員干部要真實了解基層所盼,真心幫助基層解難,多問多看多思,打消群眾“人微言輕”的觀念,力求準確、全面、系統地掌握實際情況,防止走過場。